“啊?那個將軍居然是罪臣之后?”
九公主張大了嘴巴,她顯然還不太能接受李傕瑜的出身。
古代人最講究出身,士農工商,一層鄙視著一層。
而這罪臣之子,被流放出去的人,就連地位最低下的商人都比不過。
董貴妃伸出手指點了點女兒的額頭,有些恨鐵不成鋼:“你這丫頭,平日里最喜歡說什么平等公正的話,似是而非。如今倒是介意上他的出身了?”
“這位李傕瑜將軍,厲害的地方也就在這里。雖然他出身不好,在行軍打仗方面卻很有天賦,也很能吃苦。北疆戰亂繁多,因為經常死人,有一次也不分出生的招了許多人。”
“這個將軍恰好就在此列。當時他僅有十五歲,卻在沙場之中,第一站就殺了一百人。”
“啊?殺了一百人!”
九公主甚至都可以想象到那個畫面,是如此的血腥又殘忍。
她十五歲的時候,可不敢這樣。
董貴妃瞧著女兒聽入迷的樣子,包容的看了看女兒,喝了一口茶,潤潤嗓子。
她又親口講述:“李傕瑜厲害的地方就在這里,當時他在軍中也有了小小的名氣,可惜因為自己的出身,也沒受上面的認識,一直在前線出生入死。”
“哪里知道,在兇險的戰場,他一個十五歲的男娃,不僅沒有絲毫膽怯,心性也很成熟,沒有將不公平的待遇放在眼里。在戰場上每一次都拼盡全力,回回都拿到許多人頭,那些人才漸漸不敢小瞧他。”
“三年前,北疆有一個著名的戰役,你這丫頭還記著吧?”
九公主正沉浸在李傕瑜激情抗爭奮斗的故事中,聽到此話,不由得回想了一下。
“我知道母親,是黎明之戰,對不對?當時在北疆,突厥騎著戰馬,帶領十萬人包抄北疆軍隊。有一位年輕人,穿著雪亮的鎧甲,從人群中橫插出來,以一抵百,直接奪了突厥首領的人頭!是不是這樣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