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充自認為跟劉談相識比較早,有心跟霍光一較長短,便搶先開口說道:“這……涉及到了烏孫的人口概況,土地概況,甚至還有一些軍事布局,這……軍須靡怎么可能跟殿下說?”
劉談笑道:“他當然不會跟我說,但問問題的方式可是有千百種的。”
為了怕這兩個人不信任,他直接將跟軍須靡的對話幾乎是重復了一遍。
聽完之后,霍光忍不住感慨說道:“殿下心思靈巧,遠勝常人。”
霍光一邊感慨一邊對劉徹的決定感到佩服,說實話他在聽說劉徹讓劉談護送公主去烏孫的時候,心里真的是有千百個疑問。
這么危險讓皇子去合適嗎?如果真的遇到危險的話,皇子的存在也只會給他們帶來麻煩,甚至匈奴原本不會對使節團有什么想法,但若是知道有大漢皇子在的話,可能就要有想法了。
但霍光生性謹慎,不會輕易開口,他只會自己揣摩劉徹的意圖。
也正因為他這一份謹慎,劉徹才會把他帶在身邊。
只是一直到出發,霍光都沒揣摩出劉徹的意圖,尤其是在知道劉談手里掌握著馬具改良的方法之后,他甚至有些著急,幾乎都要上書請求劉徹不要派劉談去。
這萬一落入了匈奴手里,要么劉談供出馬具的改良方法,要么就是劉談死在匈奴手上。
無論是哪一種,都不是霍光想要見到的。
劉談供出的話,那么就算他回到大漢只怕也無處立足,而若是死在匈奴手上,劉徹肯定會震怒,派兵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,可現在大漢需要休養生息,若非如此,又何必跟烏孫聯姻?
可他冷靜下來想一想,他能想到的皇帝未必想不到,可陛下還是這么做,那必然有其緣由。
實際上霍光根本不知道劉徹是沒辦法改口罷了,畢竟這算是他給劉談的賞賜,出爾反爾不是一個好習慣。
劉談聽著霍光的夸獎,臉上露出了靦腆的笑容,看上去好像是因為夸獎而不好意思,實際上他腦子里的彈幕都是:哎呀,美人的聲音也很好聽啊。
劉談恨不得拉著霍光多說兩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