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此,今日的國寺已被禁衛軍重重包圍,普通百姓暫時無法上山。
祭壇就設在青銅鼎下方,禮部早在前幾日便精心布置好了祭祀場地。
壇上,各類禮器擺放整齊,青銅鼎、簋等皆擦拭得光亮照人,在日光下泛著冷冽的金屬光澤。
此外,還準備了豐盛的祭品,色澤鮮艷的純色牲畜,牛、羊、豬等膘肥體壯,潔凈的五谷顆粒飽滿,香醇的美酒散發著誘人的香氣,新鮮的果蔬色澤誘人,令人垂涎。
祭社稷共有七大流程,依次為迎神之禮、奠玉帛環節、進俎之儀、初獻之禮、亞獻與終獻、撤饌與送神、望瘞之禮。
這些流程在楚傾鳳的記憶中清晰無比,原主對這一天極為重視,甚至私下偷偷練習過,只因這一天,國師的眼中唯有她一人。
于原主而言,這一天比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,故而楚傾鳳對這一天的記憶格外深刻。
首先,奏響莊重悠揚的迎神曲,樂聲如潺潺流水,又似黃鐘大呂,在山間回蕩。
樂聲中,女帝步伐沉穩,緩緩登上社稷壇。
壇上分設社稷神位,女帝行至神位前,虔誠地行三跪九叩大禮。贊禮官高聲唱贊,聲音高亢嘹亮,清晰地引導著女帝及在場官員行禮。
此時,香煙裊裊升騰,彌漫于壇上,營造出神秘而莊嚴的氛圍,仿若置身于仙境之中。
在國師讀祝文之時……
【叮,發現氣運之子,國寺佛子楚弘一氣運值800000,請宿主盡快攻略】
什么玩意?這寺廟之中竟還有氣運之子?且還姓楚?
楚傾鳳不禁憶起,國寺歷代方丈似乎皆是皇家后裔,且從小便接受培養。
這國寺,不僅是國人的信仰寄托,百姓捐贈的香油錢等,在各地遭遇災年時,國寺亦會慷慨贈出大筆銀子賑災,真正做到了取之于民、用之于民。